杨家去的人,笑着解释说:“乃是汝父的缘故,我们家老爷才请郎君过去住。”
提起父亲,王右渠脸色越发凛然,他道:“多谢抬爱,我在旬礼胡同住着挺好。”说完,他就把门关了。
杨家管事都茫然地笑了。
堂堂阁老府邸,多少人想高攀都高攀不上,这小小考生,居然不肯去。
元若枝得到消息的时候,也懵了。
她没想到王右渠骨头硬成这样。
元若枝吩咐玉璧:“去开库房的门,我去库房里找一本书。”
库房里全是母亲留给她的嫁妆,其实里面根本没有什么金银财宝,多的只是孤本古籍罢了。
这些全是她外祖父留给母亲,母亲留给她的。
孤本古籍对一般人来说没有用,但对读书人来说,再珍贵不过。
元若枝从郞氏留下的书籍中,找到了一本王文生给《尚书》做的注疏。
科举考试考四书义、五经义,其中经科只需择选一经作为本经参加考试。
历来考生之中,择取《诗经》、《春秋》者最多,相对而言择《易经》的人比较少,而择选《尚书》的人更少。
择《易经》者少,是因为《易经》很难。
择《尚书》者少,是因为《尚书》可以参考的资料很少,古往今来,为《尚书》注疏者,并且被朝廷认可者,屈指可数,考生能学习的内容与深度着实有限,取中难度远远大于其余四经。
而王右渠正是另辟蹊径,本经正是择取了《尚书》。
元若枝从库房里找到了王文生的注疏之后,稍做打理,便带在了身上。
她以去书斋为借口,叫人套马出门,先去了清疏斋,与邓掌柜一起换了临时雇的一辆车,去了旬礼胡同。
元若枝在路上就同邓掌柜商议好了说辞。
邓掌柜不是个圆滑的人,但是依葫芦画瓢他还是会的,他背熟了元若枝教的话,便捧着王文生的注疏翻看,边看边不停赞叹:“这本注疏我科考的时候,便听说过,不过我本经不是《尚书》,并未真正见过。这么多年以来,我还以为这本书只是传说,想不到真的有。”
元若枝微微笑道:“王文生为《尚书》注疏的时候,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,如果不是王家出事,他这本书应该会一直传下去,并且作为官府认定的《尚书》注疏。我外祖父爱收藏书,这本注疏算得上《尚书》注疏中不可或缺的一本,他也收藏了一本。”
邓掌柜艳羡道:“这注疏上面,还有老太爷的批注……”
想当年,要是他年轻科考时候,也有这么一本好书,还有帝师为他批注,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穿到古代做产婆+番外 醉红裙 女帝生存手册 双向奔赴 我和闺蜜都穿越了 这个学霸我罩的+番外 娇媚无边 生存积分[末日] 后宫薏妃传 重生的大魔王在做什么呀 我有一个家族群(美食群穿) 败给娇嗔 日夜浮生+番外 穿成极品婆婆后我路走宽了 熊猫崽崽靠美食暴富 王后难做+番外 穿越女尊之农家女 (日韩同人)[快穿]反向攻略+番外 夫君他是个纨绔+番外 穿成偏执大佬的心头肉+番外